日博娱乐网址
    •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业界动态
      • 公告公示
      • 专题专栏
      • 表格下载
    • 查阅大厅
    • 档案业务
      • 法规标准
      • 监督指导
      • 档案科技
    • 网上办事
    • 档案文化
      • 网上展厅
      • 编研书籍
      • 城市记忆
      • 历史上的今天
      • 档案征集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业界动态
  • 公告公示
  • 专题专栏
  • 表格下载
  • 工作动态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杭州数据归集共享与百姓有多近

    发布时间:2017-10-10
  • 随着杭州“最多跑一次”改革迅速向纵深推进,从9月开始,来自十几个单位的分管领导、业务骨干和21家IT企业请来的技术人员分批参与了杭州市的数据归集大会战,以应用、需求、改革为导向,力争在10月底,实现四大领域数据项的杭州市全域共享,加速推进“最多跑一次”。本报记者就杭州数据归集共享采访了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郑荣新。

    记者:数据归集共享工作会给老百姓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郑荣新:杭州数据归集共享与老百姓有着密切的关系。杭州数据归集共享将直接服务百姓,使全市上下推行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到实处,让公众体验到信息时代的杭州速度,进一步推动杭州服务型政府的打造,杭州也将由此步入高效的大数据信息共享时代。

    早在十多年前,杭州市民使用手中的市民卡,就已经可以完成乘车、医保、小额金融支付等数据共享服务了。但现在看来,那才是杭州加速度的第一阶段。

    记者: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是城市数据大脑管理者?

    郑荣新:去年的云栖大会上,杭州市发布了一项计划:为杭城安装一个人工智能中枢——城市数据大脑。新成立的数据资源管理局,围绕数据大脑,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各项应用,将数据转化为城市的驱动力。

    记者:我市要实现“最多跑一次”速度,需要多少信息呢?

    郑荣新:大约数百亿的总量级别吧,这是一个无比庞大的数据档案库。

    记者:杭州数据归集共享在全省的地位怎样?

    郑荣新:杭州的数据资源库建设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据我局统计,截至目前,杭州市本级归集58个部门,累计总归集数据量就超过189亿条。其中,人口、法人库归集23个部门,数据量近6.37亿条。杭州市已经有33个部门体验到了这种速度,累计总交换共享超过162亿条数据量。

    记者:对这次数据归集共享大会战,杭州做了怎样的部署?

    郑荣新:这次我市吹响了数据归集共享集中攻坚的集结号。戴建平常务副市长亲自部署,相关单位的业务负责人与技术人员到我们这里集中办公,以“集中时间、集中人力、集中物力、集中攻关”的四大“集中”方式,与时间赛跑,与数据赛跑。那些从前被物理世界篱笆阻隔了的数据,已经在各个政府部门中、城市的线缆中以光速运行起来。数据跑起来,城市才快起来,群众办事才方便起来。

    记者:杭州数据归集有时间节点要求吗?

    郑荣新:有的。杭州将重点围绕正在推进的投资项目审批、商事登记、不动产登记和公民个人办事等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全面推进数据归集共享工作,支撑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推进信息互认共享、办事材料复用。

    确保在10月底,基本实现上述领域市级公共数据归集。

    记者:到目前为止杭州数据归集进展情况如何?

    郑荣新:大数据统计显示,数据使用已经初见成效。8月1日起,18个办事项所涉及的20个证明材料实现数据共享,不再需要市民提供纸质材料。杭州在全省率先实现社保参保证明共享,从7月1日参保证明启动调用以来,日均调用量2千余次,累计调用量达到86万次,也就是说,7月以来杭州老百姓仅社保参保证明一项就省下了86万份打印材料。

    就在上个月底,杭州全面深化“1+N”+X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涉及N事项的“多证合一系统”也正式上线试运行。如今,证照联办系统正式上线,首批多证合一事项增至22项,证照联办事项多达27项,使85%的新设企业,能够按“一件事”标准,实现100%网上办理。

    记者:请您举例说明目前给市民带来的便利。

    郑荣新:以城市数据大脑的第一个典型应用——交通小脑为例,已接入微波、交通卡口、交通、气象、高德地图、城管、市民卡、公交和运营商等各类影响交通的外部数据,单月共享交换量超过32亿条,累计共享交换量超过148亿条。

    在目前数据归集共享工作的一步步推进下,杭州的速度还可以再快一些,生活还可以再方便一些,创业还可以再容易一点。

    据我了解,房产经纪已经可以指导客户在自助查档机上查询打印盖有公章的房产档案。可以像使用银行ATM机一样方便。跑窗口的次数少了不少,接单的效率高了很多。杭州的不动产登记实施“一窗受理”改革以来,更是创造了“60分钟当场领证”的全国最快速度。

    跟以前相比,“一窗受理”办事便捷多了,也更人性化。

    记者:数据共享让群众少跑腿,所涉范围是哪些?

    郑荣新:城市公共服务所涉及的公民个人办事事项领域,不动产登记领域,“1+N”+X商事登记领域,投资项目审批领域等四大重点领域,成为了杭州打通数据的关键节点。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在数据共享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郑荣新:数据共享,有需求侧和供给侧,每一个政府部门,既是数据的需求方,又是数据提供方。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数据采集、交换接口、平台对接、运行管理、网络安全等系列标准逐步建立起来。杭州市依托电子政务云平台搭建起大数据中心,建成了公共数据交换和共享两个平台。搭建起电子签章认证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可信电子证照库、人口综合库、法人综合库、城市小脑专题库等数据库,也出台了数据共享管理办法和系列技术标准。

    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已经累计完成261个共享服务接口的发布。从物理归并到数据共享,通过一个个接口,各部门的数据已经从涓涓细流,汇聚成信息高速公路。

    记者:杭州数据归集攻坚对各部门有什么要求?

    郑荣新:8月,杭州下发了《“最多跑一次”改革四大重点领域数据共享工作方案》。之后,一份《数据共享清单》被分批分次印发到市、区各有关单位,给出的期限是今年10月底之前,各数据单位根据清单,做好数据归集或接口开发工作。

    记者:实现全面数据共享目标是什么?

    郑荣新:跑出杭州速度,真正让市民“最多跑一次”。

    “一窗受理”实际上是个复杂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需要建立在统一权力运行系统的技术框架之上,统一窗口受理,快速数据后台分发。

    窗口工作人员通过授权,可以查询到和办事人员有关的共享数据。截至8月底,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已完成省、市51个部门近160个接口的数据共享开发,包括人口信息、法人信息、婚姻信息、参保信息等等。

    例如,公安、房管、公积金等多个部门办事事项实现了社保参保证明材料数据共享;婚姻信息接口也在公积金、房管、民政等办事事项中使用。房地产信息查询接口,已经在地税、教育、公积金等办事事项中使用。今年,杭州市主要目标是完成“一窗受理”平台搭建工作,实现与省垂管系统387个事项对接。

    现在,杭州市有超过60%的申请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杭州市接入浙江政务服务网移动端便民服务应用的APP数量达到30个,涉及不动产查询、公积金、城管等多个领域。

    两个月后,杭州就将基本完成数据归集或接口开发工作,确定接口对接或者授权查询方式,最终实现数据共享。很快市民就能完全享受到大数据带来的便捷生活了。依靠数据归集和数据共享,依靠最前沿的互联网技术,不只是跑出了杭州速度,更是杭州的信息化、智慧化加速推进的催化剂。

    (杭州日报记者王毅 文)


    【关闭】
    分享到:
    上一篇:普法中浇灌,执法中挺拔,司法中淬炼
    下一篇:忆峥嵘往昔 创一流业绩
    相关阅读:
    > 长春实现档案远程共享 方便百姓利用档案
    >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 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 杭州市档案局召开民生档案信息共建共享工作座谈会
    > “杭州市电子文件档案数据中心”进入试运行
                       
    关于我们
    杭州市档案馆已成为杭州市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中心“五位一体”综合性档案馆。
    联系我们
  • 地址:杭州市香积寺路3号
  • 查档电话:0571-85359049
  • 技术维护电话:0571-85374498
  • 邮箱:daj@hz.gov.cn
  • 快速链接
  • 浙江政务服务网
  • 杭州旅游网
  • 生活品质网
  • 杭房网
  • 杭州教育网
  • 杭州市档案局(馆)主办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11034494号-1 技术支持: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