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博娱乐网址
    •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业界动态
      • 公告公示
      • 专题专栏
      • 表格下载
    • 查阅大厅
    • 档案业务
      • 法规标准
      • 监督指导
      • 档案科技
    • 网上办事
    • 档案文化
      • 网上展厅
      • 编研书籍
      • 城市记忆
      • 历史上的今天
      • 档案征集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业界动态
  • 公告公示
  • 专题专栏
  • 表格下载
  • 业界动态首页 - 政务公开 - 业界动态

    在浙江省档案工作服务民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07年9月25日)杨冬权

    发布时间:2007-10-08
  •     很高兴来参加浙江省档案局组织召开的全省档案工作服务民生座谈会。

        民生问题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直接现实利益的重要问题。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执政治国的又一着力点。浙江省档案部门近年来积极推动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服务人民群众,使档案成为党和政府服务民生的重要帮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改善民生的有力依据,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全国档案系统中走在了前列、做出了表率。新闻媒体和省委领导对此高度关注,今年9月,新华社记者在有关媒体上作了专题报道。赵洪祝书记和李强秘书长都作出重要批示。现在,省档案局又专门召开这个有全省各市县档案局长参加的座谈会,总结、交流近年来全省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经验和做法,并研究部署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的措施和步骤,我认为这个会开得非常及时、非常重要。今年以来,我一直在关注各地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服务人民群众的情况。我这次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学习你们的新鲜经验,吸取营养,充实思想,提高认识,为推动全国这方面的工作做积累和准备。借此机会,我代表国家档案局对浙江省各级档案部门在服务民生中取得的出色成绩表示祝贺,对大家的努力工作表示感谢,并向全省档案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服务人民群众,是档案部门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是在档案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大家知道,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现阶段我国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档案工作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服务人民群众恰恰就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我们要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的指示精神为指导,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及时建立新形成的与民生有关、涉及人民群众的各类档案,并整合各类民生档案服务民生。

      在档案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服务人民群众,要着重建立起两个体系:

      一是要建立覆盖民生、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要改变过去“重物轻人、重事轻人”的档案价值观念,树立“人的档案最重要”的观念,重新认识所有与普通百姓、与民生有关的各种专业档案的价值,把所有涉及到人的档案收集齐全,认真管好,让档案资源体系能够覆盖民生的各个领域,覆盖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二是要建立服务民生、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要改变过去重单位、轻个人,重业务、轻民生的档案利用观念,树立“服务民生与服务业务并重,服务领导与服务群众并重”的利用观念,把所有涉及民生、涉及人民群众直接现实利益的档案优先提供给广大人民群众利用,使档案的利用体系能够便捷高效地为民生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总之,我们要真正做到:民生所想,就是档案工作之所向;民生所需,就是档案工作之所趋。

      近年来,全国各级档案部门都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服务民生、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新的着力点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使服务民生成为档案工作服务大局的一个新亮点,也成为档案工作出现重现重大变化的一个新拐点。各地的主要做法有:

      1.指导建档,即通过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确保将各种新形成的与民生有关的文件材料及时收集归档。

    近年来,国家档案局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了《收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关于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意见》、《关于促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银行档案工作的意见》等涉及民生的档案工作规范性文件,还与有关部门正在共同调研起草关于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社会保障档案工作、社区档案工作、环保档案工作、生产事故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浙江、上海、安徽、江苏、广东、黑龙江、湖北等许多省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也制定了有关社保、社区、医疗等民生方面档案的管理办法。青岛市档案局指导民政、卫生、教育等30多家涉民档案管理部门完善相关业务标准,打造民生档案管理和服务制度保障体系。

    在一系列规范性、政策性文件的推动下,许多近些年新形成的涉及民生的专业档案得以及时建立。浙江全省有45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了档案,为200多万农民建立了技能培训档案,普遍建立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并及时接收进馆,为2000多户三峡移民和2万多户滩坑移民建立了完整档案。河北、广东、沈阳等省市为上百万户家庭建立了档案。此外,一些地方还建立了居民体检档案、新型合作医疗档案、低保档案、民情档案、劳资关系档案、小额信贷档案等。这些与广大人民群众直接现实利益有关的档案的建立,为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发挥了显著作用,深受百姓欢迎。

        2.整合资源,即对分散在各个机关的与民生有关的各类专业档案进行整合,为服务民生准备充足的档案资源。

      浙江、安徽、广东、上海、山东、深圳等地积极进行档案资源整合,实行各类档案相对集中管理,大量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档案,如房地产档案、婚姻档案、知青档案、改制企业档案、土地承包档案、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农村税费改革档案、城市低保档案、农民工档案、劳模档案、学籍档案、移民档案、拆迁档案、社保档案、复退军人档案等,被及时从形成档案的各个部门接收到国家综合档案馆,使得大量的民生档案由分散变集中,档案馆为民生服务有了更加充足的资源,档案馆的专业服务优势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挥。各地档案部门还积极开展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并主动送文件到社区、到农村,把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政策性文件送到老百姓手里,使广大百姓不出社区、不出村镇就可以提前查阅党和政府的民生政策文件。

        3.优先利用,即对与民生有关的各类档案优先进行整理编目和提供利用,使民生档案与民共享。

      各级档案部门对涉及民生的各类档案,集中力量,优先进行整理、编目、划控、数字化及提供利用,以确保民生档案及时服务民生。青岛市档案馆将整理档案的重点放在涉及民生的档案上,编制了医疗改革、土地管理、消费者权益维护、残疾人权益维护、妇女权益维护等30多个专题档案目录,为查阅民生档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来馆利用民生档案的普通百姓大幅增加。随着民生档案工作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一些地方的档案利用工作开始出现普通百姓利用多于机关人员利用的可喜局面,标志着我国档案利用工作开始进入广泛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新阶段,普通百姓历史上第一次成为档案利用的主角。

        此外,一些地方的档案部门还热心开展建立家庭档案服务,帮助那些有建档需要的家庭,把家庭过去积累起来的各种发票、帐本、证书、奖状、文稿、合同、协议、照片、录音、录像、资料、收藏等进行系统整理,建立起家庭档案,使家庭档案成为家庭管理与维权、社会文明与和谐的好帮手,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好评。家庭建档服务成为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服务人民群众,扩大档案工作服务范围,提高社会档案意识的一个有力抓手。

        各级档案部门在为民生服务中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1.利用民生档案,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威信。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和各地党委、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具体落实这些政策措施的过程中,档案部门提供的大量民生档案,成为有关部门开展工作、把好事办实的重要信息保障。如:200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国家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规定符合条件的移民及其家属和子孙每年可享受600元的补助金,累计补发20年。许多有水库移民的地方档案馆,为落实这一政策提供了大量移民档案,出具了移民证明。浙江淳安县档案馆高峰时一天接待五、六百名利用者,公安部门不得不派人来维持秩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共接待查档移民3万多人次,出具移民证明1.2万多份。安徽金寨县档案馆在不到80天的时间内,就接待查档移民一万多人,并创造了一天连续接待利用者达18.5个小时的历史最高纪录。又如:中央出台了扶助弱势群体的一系列政策后,各地在落实和执行中,有关部门为减免贫困户水费、电费而查阅了贫困户档案,为减免贫困生学费、杂费而查阅了贫困生档案,为安置特殊困难职工就业而查阅了失业登记档案等,查阅档案使相关工作部门摸清了情况,确保了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得到具体落实,使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帮助,提高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2.利用民生档案,维护了公民权益。

      许多公民通过利用档案,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维护了自己的权益。如:青岛市某企业职工万女士在办理退休手续时,拿不出曾经下乡的凭证,因而工龄被少算了几年。在青岛市档案馆查到自己下乡的档案凭证后,她激动地留言说:“档案馆象太阳一样,给我温暖,给我希望。”安徽省一名企业老职工,由儿子带着跑了好几个部门也未能解决自己的养老保险问题,当在档案馆查到相关档案可以得到养老保险时,万分激动地说:“档案馆比我儿子强。”

      3.利用民生档案,维护了社会稳定。

      各级档案部门提供民生档案作为凭证,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和纠纷,平息了不少上访、打官司的案件,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浙江嘉兴市秀州区镇西村部分农户对2002年镇政府扩征他们的土地面积有异议,准备上访、打官司。村干部多次劝阻无用后,想到了查档案,在当时的丈量面积清单和分配清单面前,村民代表心平气和地化解了误会。河北唐山市北苏闸村与邻村为一口石灰窖址的归属发生了纠纷,当从村档案室找到有关凭证后,纠纷马上得到解决。该村由于档案齐全,遇事有据可查,已经连续30多年未发生过上访案件。

      档案工作在服务民生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我们现在所做的仅仅是个开始,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总结。对今后如何进一步促进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我初步有以下三点想法:

      第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全面推广。

      各级档案部门要认真总结前一时期档案工作为民生服务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并通过召开会议等形式,让大家相互交流各自在档案工作服务民生中的心得和体会,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对于经过实践检验、成熟可行并受到人民群众一致好评的做法,要用各种形式予以全面推广,让这些成功经验在更大范围得以应用。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全面推动。

      各级档案部门要通过媒体报道、编发宣传小册子、举办展览、召开现场会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各种好做法,宣传民生档案发挥各方面重要作用的典型事例,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档案中确实有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内容,确实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身边的实际问题,从而促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有意识地用档案来解决自己的困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对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给以全面的推动。

      第三,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全面推进。

      各级档案部门要本着以人为本、对群众负责的态度,做好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指导工作,针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认真地想办法、想对策,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发挥档案工作服务民生、为人民造福的职能。目前,国家档案局正在着手起草关于加强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方面的文件,而且在今年年底的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我们也将对这项工作进行专门部署,从而推动全国档案部门在服务民生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同志们,档案工作服务民生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为档案工作服务社会、造福人民构造了一个新的舞台,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创新,扎实工作,把档案工作推向服务民生、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新阶段,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献礼。

      谢谢大家!



    【关闭】
    分享到:
    上一篇:陕西省档案馆新馆奠基
    下一篇: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珍品亮相琼州
    相关阅读:
    > 浙江省档案工作服务民生座谈会在衢州召开
    > 杨冬权在全国民生档案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 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08年档案工作者年会上的讲话
    > 杨冬权在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关于我们
    杭州市档案馆已成为杭州市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中心“五位一体”综合性档案馆。
    联系我们
  • 地址:杭州市香积寺路3号
  • 查档电话:0571-85359049
  • 技术维护电话:0571-85374498
  • 邮箱:daj@hz.gov.cn
  • 快速链接
  • 浙江政务服务网
  • 杭州旅游网
  • 生活品质网
  • 杭房网
  • 杭州教育网
  • 杭州市档案局(馆)主办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11034494号-1 技术支持: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11号